一、環境因素
1.溫度:
-溫度變化會導致空氣密度改變,影響采樣流量的準確性。
-高溫可能使半導體激光器波長漂移,降低光散射效率;低溫可能導致儀器內部電子元件性能不穩定。
-超出儀器適用溫度范圍(如0℃~40℃)時,采樣流量誤差可能超過±5%,粒徑檢測靈敏度下降約10%~15%。惡劣高溫可能觸發儀器過熱保護,自動停機。
2.濕度:
-高濕度環境(>75%RH)中,空氣中的水蒸氣可能凝結在檢測腔透鏡或粒子表面,導致散射光強度衰減,降低小粒徑粒子的檢測效率。
-低濕度環境可能引發靜電效應,使粒子吸附在采樣管路內壁或相互聚集,造成計數偏差。
3.氣流:
-強氣流(如空調出風口、風扇直吹)會改變采樣口的實際進氣方向,導致采樣流量不穩定,甚至吸入過量大顆粒污染物,干擾檢測結果。
-采樣口距離墻面、設備等障礙物過近時,可能形成氣流漩渦,造成局部粒子濃度異常。
4.電磁干擾:
-儀器附近強電磁設備(如電機、高頻焊機、無線通信基站)可能干擾半導體激光器的驅動電路或光電傳感器信號,導致電脈沖誤觸發或計數錯誤。
5.光照:
-強光(如陽光直射、高強度LED光源)可能進入檢測腔,與激光散射光疊加,導致光電傳感器飽和,無法準確識別粒子散射信號。
6.腐蝕性氣體:
-檢測腐蝕性氣體(如酸性霧、堿性氣溶膠)時,若未使用耐腐蝕采樣探頭,可能腐蝕檢測腔內的光學元件或氣流管路,導致長期檢測精度下降。

二、手持式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性能與維護
1.光源壽命與穩定性:
-光源(如半導體激光器)的壽命和穩定性直接影響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光源老化可能導致散射光強度下降,影響小粒徑粒子的計數。
2.采樣流量精度:
-采樣流量的精度對檢測結果有顯著影響。流量不穩定可能導致采樣不均勻,從而影響粒子計數的準確性。
3.校準與維護:
-定期校準是確保儀器準確性的關鍵。未定期校準可能導致激光器功率衰減或流量傳感器偏移,進而影響檢測結果。
-清潔采樣管路也是維護儀器準確性的重要措施。長期未清潔的采樣管路可能殘留粉塵,導致交叉污染。
三、操作與采樣方法
1.采樣位置與高度:
-采樣位置的選擇應避免局部空氣干擾,如空調出風口、門窗附近等。采樣口應垂直向上,距離障礙物≥0.5m,按標準高度(如1.2m)采樣。
-采樣高度不一致會導致數據差異。采樣口傾斜或朝向錯誤可能漏采或多采特定方向的粒子。
2.人為擾動:
-在采樣過程中,應避免人為擾動氣流,如快速移動儀器、大聲說話等,以免影響檢測結果。
要確保手持式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的測試結果準確性,需要綜合考慮環境因素、儀器性能與維護以及操作與采樣方法等多個方面。在實際應用中,應嚴格遵循操作規范,定期校準和維護儀器,并選擇合適的采樣位置和方法。